










上海音乐厅大演出厅建成于1930年,为长方形结构,共2层观众席。早年为观看电影所用,有1540座。其后,在由北京电影院改名为上海音乐厅的过程中,进行了重大整修,填掉了原乐池,拆除了前排的一些位子,增加舞台深度以满足乐队演出要求。1973年和1991年又有过两次大修,平移工程前有座位1122座,排间距85到90公分。平移修缮后,演出厅一楼后区更改为阶梯状,座位总数调整成1200个,其中前八排之间排间距98公分。数十年来演出厅见证了无数知名音乐家和各种形式音乐会在舞台上的成功表演,也经历了八十年代古典音乐热的壮观场面。
1949年改名为北京电影院,1959年再更名为上海音乐厅至今。其建筑属上海少有的欧洲传统风格。一走进休息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十六根合抱的赭色大理石圆柱,气度不凡。观众厅的构图明确规范,复杂而不零乱,变化而又富有层次,色彩淡雅庄重,与其演绎的古典音乐有着惊人的统一。自然音响之佳,得到建筑学专家及众多的中外艺术家认同。著名的小提琴家斯特恩、阿卡多、祖克尔曼;钢琴家拉箩查、傅聪、殷承忠;费城交响乐团的室内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中国交响乐团等都曾来此表演,并获得巨大成功。上海音乐厅共有观众席1122座,镜框舞台深8.35 米、宽16米,可使用面积约100平方米。舞台上方有可调控反响板,备有斯坦威D --274三角钢琴一架、60路调光台、24路雅马哈调音音响一套、台口话筒插口16只,冷暖气齐备。
南京大戏院(上海音乐厅前身)修建时阴差阳错,本该不超过0.8秒的电影放映混响时间最后成了1.5秒,同济大学建筑系声学所教授王季卿说,“一般而言,窄靴子型的音乐厅音效最佳,有助于增强早期反射声,使乐音更清晰,更集中,而南京大戏院碰巧吻合,造型相似,音质当然好”,“判断音乐厅优劣的最重要指标是混响时间,混响时间长,乐声就丰满圆润,相反则单调干瘪,但如果过长的话,又会影响清晰度。”著名指挥家陈燮阳到过全球无数音乐厅,他认为“除了顶级的维也纳金色大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波士顿音乐厅这三家外,在音质上,上海音乐厅可以和任何音乐厅一较高下。”
上海音乐厅由华人设计,建筑风格属于上海地区少有的欧洲传统风格。休息大厅十六根合抱的赭色大理石圆柱气度不凡,观众厅的构图简介规范,复杂又不显零乱,富有层次变化,色彩庄重淡雅,与其演绎的古典音乐有着惊人的统一。自然音响之佳,得到建筑学专家及众多的中外艺术家认同。
著名的小提琴家斯特恩、阿卡多、祖克尔曼;钢琴家拉箩查、傅聪、殷承忠,费城交响乐团的室内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中国交响乐团等都曾来此表演,并获得巨大成功。
为配合延安路高架的拓宽建设,2003年4月15日上午10时,上海音乐厅平移工程开始,工程耗资5000万,先在原地顶升1.7米,然后向南移动66.46米,再在新址往上顶升1.68米。6月17日,平移工程完成,上海音乐厅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